close

府城文學地圖 2:大臺南區

府城文學地圖 2:大臺南區秒殺搶購

府城文學地圖 2:大臺南區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府城文學地圖 2:大臺南區

    想了解更多府城文學地圖 2:大臺南區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若是你也跟著作家的腳步來到府城
    你會發現
    這座城市有著千變萬化的姿態

      文學,是接近這塊土地最深刻的靈魂。
      因為了解,我們才能愛得更加深刻;
      而想了解自己的故鄉,就必須去碰觸,去閱讀,去感受。
      走動踏查,可以更加認識故鄉的面貌;
      閱讀歷史,可以更加了解它的骨幹與血肉;
      但是,若想接近這塊土地最深刻的靈魂,不能沒有文學。

      臺南一中的三十位科學班學生,耗時一年,從十一位文學家的生平與著作中,歸結了十一條文學踏查路線,實地走訪與記錄。整理撰寫臺南眾多大小地景的歷史、故事以及現況,讓踏足於這塊土地的人不只是旅遊觀光, 更能品味臺南的歷史、人情、文學與靈魂。

      《府城文學地圖》分為「舊城區」、「大臺南區」兩冊。

      「大臺南區」,收錄六條文學路線,涵蓋臺南新化、善化、佳里、七股、將軍、北門、新營、柳營、白河、東山等地。

      隨著沈光文的腳步,一代大儒用他的教育開拓了認同之所;
      隨著楊逵的腳步,在泥土與夢田裡不斷挖掘人們的心坎;
      隨著吳新榮的腳步,領航著鹽分地帶的文藝起飛;
      隨著陳秀喜的腳步,擁抱而滋養了人間之愛;
      隨著阿盛的腳步,根植土地頑強抵抗現代化的潮流;
      隨著蔡素芬的腳步,《鹽田兒女》觸目所及的鄉野是心靈的回歸。

      另有「舊城區」,收錄許丙丁、楊熾昌、葉石濤、許達然、李安等五位作家的文學路線。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浩一(作家)

      走讀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何興中(臺南一中學務主任)
      ◎邱詠婷(國北教文產系副教授)
      ◎凌性傑(詩人)
      ◎張添唐(臺南一中校長)
      ◎許悔之(詩人)
      ◎陳美桂(北一女中教師)
      ◎陳萬益(清華大學臺文所教授)
      ◎須文蔚(東華大學華文系系主任)
      ◎楊雅玲(高應大文產所助理教授)
      ◎鍾怡慧(澎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策劃/林皇德


      生於1976年,臺南麻豆人,現任臺南一中國文科教師。定居於臺灣最有歷史的城市,相信閱讀可以為人們帶來最豐富的內涵,寫作是人間最偉大的志業。著有《用愛釀成篇章——臺灣文學家的故事》(臺灣文學館出版)。

    作者群/臺南一中105 級科學班

      我們是一群生於1997、1998 年的高中生,對科學有專長,對鄉土有熱愛,對於文化與歷史還有很大的琢磨空間。實際踏上文學之路後,才發現自己的淺薄與渺小,但這並不能阻礙追尋的腳步。或許,我們也有那麼一點想證明科學與人文並不是對立的。科學可以用來探索人文的美,更深刻的發掘故鄉美好的一面。因為了解,我們才能愛得更加深刻。謹以此書獻給我們深愛的故鄉。

      王貞元、王敏齊、江翊瑄、吳興亞、李廷威、阮昱祥、林杰民、侯品睿、洪家威、張恆維、連盟家、郭宇軒、郭哲毓、陳彥年、陳紹銘、陳揚善、陳逸婷、陳翰霆、曾子嘉、黃勝洋、黃鼎鈞、詹雨安、蔡振廷、鄭丞傑、蕭博哲、駱佳駿、謝岫倫、嚴詠萱、蘇奕達、蘇琬婷。
     

    目錄

    推薦序 貪看花色,我走了文學這路徑 ‧王浩一
    走讀推薦
    序 走讀城市的浪漫與寫實 ‧林皇德

    ●深掘出臺灣的文學之泉:沈光文薰陶善化的足跡
     沈光文小傳/沈光文文學地圖
    ○文學之路 一朵白菊在露水中綻放清新光采
    ○文學地景
     光文里/光文路/光文橋、文開橋、斯菴橋/沈光文斯菴先生紀念碑/善化火車站/慶安宮/善化老街/善化圖書館/沈公光文教學處遺址紀念碑/善化國小/善化國中/善化高中/善化牛墟/善化糖廠
    ○順道一遊
     善化啤酒廠/胡厝寮彩繪村/加洲草莓園/二五八牛肉、阿春土產牛肉/一等涼冬瓜茶/五十年自製意麵/廟口小吃

    ●壓不扁的玫瑰綻放於此:楊逵勇敢地向世界呼喊
     楊逵小傳/楊逵文學地圖
    ○文學之路 堅信總有一天走向百花齊放的新樂園
    ○文學地景
     楊逵文學紀念館/新化街役場/觀音亭/楊逵舊家故址、梁氏家故址/新化老街/麗景照相館/晉發米穀商店/蘇家古厝/市場打鐵店/楊逵新婚家故址/武德殿/新化國小/原新化尋常小學校御真影奉安殿/新化高工/新化高中/葉陶楊坊/朝天宮/虎頭埤
    ○順道一遊
     新化太子宮/歐威紀念館/老攤刨冰、雞蛋糕/共益冰?室/無名燒餅/葉麥克炸雞/菜市場黑輪伯

    ●鹽分地帶的文學領導人:吳新榮不只醫人更醫世
     吳新榮小傳/吳新榮文學地圖
    ○文學之路 故里的將軍溪是他的動脈
    ○文學地景
     新生醫
     

    推薦序
      
    貪看花色,我走了文學這路徑/王浩一(作家)

      
      臺北的活動提早結束,沒有留戀,我又搭上高鐵返回臺南。暖暖的三月天,無事,覺得多賺了一個明亮的平日下午。早餐僅僅一杯咖啡,午餐也跳過去,下午三點的臺南街頭,我想,該找一爿小店,享受沒人的「寂寞但是幸福」下午餐,去哪?
      
      不急著找東西吃,既然春光明媚,那應該先去拍攝正盛開的苦楝,林森路的,五妃街的,西門路的……最後往知事官邸古蹟前去,安靜的小街有一株苦楝老樹佇立在街頭,滿樹薄紫,那是臺灣的春天顏色。花色娉婷,三點半的時間剛好,陽光斜斜照射在背景建築的立面上,百年的紅磚建築閃閃發亮,掩映著眼前的老樹紫花,顯得夢幻。拍了幾張滿意的照片,也貪看了一陣花樹美景,我往不遠處的韋家麵店走去,那是導演李安每次返回臺南,總會去重溫舊時的美食記憶的小麵館。
      
      《府城文學地圖》年輕的作者群,有一組人跟隨著李安的文學地圖,他們也在書上記錄著這家麵館。今午,獨享了陽光和春風,我緩緩踅到這裡。麵端來了,一口咬下,芝麻香肉臊香順著麵條入胃,餓蟲都醒了。咀嚼中,這群高中生的採訪腳步與筆下的描述,曾經閱讀的美味感覺都回來了,文字的文學香氣也都回來了,他們所說著李安的青春記憶也統統回來了。這一碗麵,讓我有了提筆落點的信心,寫寫他們:
      
      能完成這些書寫,明星學校所有的背景條件似乎充足,卻又不可思議。話說兩年前,我擔任了這個科學班口試甄選委員,應徵的孩子都是國三的應屆畢業生,也是臺南各個國中裡,理化數學的佼佼者,總共有六十位男生女生進入最後篩選階段,預定錄取三十名。我是四組甄選團隊中的一員,知道這些孩子們都很優秀,而我的工作是剔除「人工天才」,盡量選入懂得生活、能自理壓力的學生,希望能引入「除了理化數學之外」的潛力學生……甄選後,我不知道這一班的學習狀況……直到,他們在導師林皇德的帶領之下,交出了這本令人咋舌的「功課」:《府城文學地圖》。
      
      府城文學地圖,其實就是作家們在這座城市的「生命現場」,透過探索與偵查,理出作家與城市之間的親密關聯,哪些地點曾經豐富了作家的過去歲月?哪些城市角落曾經留下了作家的心靈注腳?這些小作家們追逐著前輩的身影,架構一幅幅文學與生命,城市與生活的「不朽關係」。
      
      當精神的質與知識的量成就了「不朽」,所以,有了蘇軾文學地圖、巴黎文學地圖,也有了唐詩地圖、印象派畫作地圖等等。這兩本《府城文學地圖》總共收錄了十一位臺南作家,記錄他們的在地生活、記憶、光影,甚至美食的氣味,也標記了這座城市的豐富深厚。
      
      整個書寫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兩年前導師林皇德,有一個單純的想像:「讓這群孩子多一點文學薰陶,也多認識自己的城市」,怎麼做?對於剛入學的菜鳥新生交付「府城文學地圖計畫」,有些趣味,甚至好玩,這些學生還來不及思索與抵抗之下,分別「認養」十一位臺南作家,那是興奮的。
      
      他們開始尋找不同作者的作品,圖書館的資料嚴重不足,書店也無陳列,甚至Google的資訊也少得可憐,學生們意識到「事情大條了」。大家內心開始糾葛、懷疑、排斥到最後「認命了」。一些絕版的書冊,一些失佚的掌故,甚至開始尋訪鄉賢耆老,先是像偵探,也像記者,「辛苦但是神奇地」找足了所有資料。然後,他們開始閱讀,閱讀也是一項大工程,除了文學的洗禮,也要爬梳作家字裡行間與這座城市有關的經歷,仔細標誌地點。再如拼圖般地踏查、整理、組合,最後書寫下來……
      
      一年多的時間,班上的小作者們氣勢磅礡地寫了二十五萬字,因為內容豐富,圖像也完整。特別將內容區分兩冊,其一是舊城區,其二是大臺南區。
      
      《府城文學地圖1舊城區》:收錄許丙丁、楊熾昌、葉石濤、許達然、李安等五位作家的文學踏查路線。
      
      《府城文學地圖2大臺南區》:收錄沈光文、楊逵、吳新榮、陳秀喜、阿盛、蔡素芬等六位作家的文學踏查路線。
      
      「這是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這是葉石濤生活在臺南的心得,近年來也成了「慢臺南」旅遊標語。而葉石濤也說「作家是夢獸」,書裡的十一位作家在這座舊城的書寫起飛的夢想,這座舊城也得以更美好。今天,我們得以在此悠然翻閱,謝謝這群年輕的小夢獸……在我們貪看城市的花樹當下,多了文學的優雅。
      
    自序
      
    走讀城市的浪漫與寫實/林皇德
      

      姐姐過世的時候,我還是五年級的小學生。喪禮完成後,她的牌位便一直供奉在佳里善行寺。有一段時期裡,爸媽每天都會在我和妹妹上學之前,把我們帶到善行寺,向神主上香祭悼。
      
      當時的善行寺已是散發著古樸的味道。柱子上的紅漆略微脫落,牆上的壁畫以石灰打底,也已受潮,總是使我的制服沾上了粉白的痕跡。屋頂的橫樑是原木架構,微微帶有朽蝕的跡象。那時的我跪下來時,額頭只到供桌的高度。依序向觀音菩薩、祖師爺、地藏王菩薩、天公及佛祖參拜後,便拿香向姐姐祭拜。那木製的小小的神主,隱藏在佛祖身後晦暗的陰影中。在眾多的牌位裡,我總是踮著腳尖,雙眼仔細搜尋,卻仍然很難找到姐姐的神主。但我想,每一分心中的默念與祝福,都一定能夠抵達天聽。
      
      站在善行寺的廟埕中往右前方望去,可以看見鄰近有一棟樓房,造型很獨特,多邊的形狀不像一般街上方方正正的房屋。牆上總是爬滿了綠色的藤蔓,顯得極為清幽。我常幻想著裡頭居住的人會是什麼樣子,可能是穿西裝打領帶的紳士,可能是飽讀詩書的老人家。
      
      後來雖然搬離了佳里,每年的春節、中秋和忌日仍然會回到善行寺向姐姐上香。看著寺廟一年比一年老舊,柱子上的紅漆已脫落殆盡,牆上的壁畫也早就一片模糊,心中淺淺一嘆。年復一年造訪這座寺廟,它對於我而言,象徵著對姐姐的思念,以及對時光飛逝的感慨。
      
      直到閱讀了吳新榮的作品,這座善行寺在我心中的面貌,才開始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原來,吳新榮的妻子毛雪芬的喪禮也在此地舉行。《亡妻記》裡細細地刻劃喪禮的過程與吳新榮的思念之苦。每一頁,他總是以著飽滿的情感由衷地呼喊著:「雪芬喲!」每一聲呼喚都來自最深層的內心,滲著暖熱的血液的溫度。而我在廟埕中所望見的,爬滿了藤蔓的建築,原來就是吳新榮居處小雅園的故址。吳新榮曾在此地與青風會的朋友們一起寄寓理想,與臺灣文藝聯盟的同伴們一起暢談文學。一瞬間,在我的腦海中,這座善行寺彷彿得到了全新的生命,每一片磚瓦、每一根樑柱,甚至是每一塊斑駁的痕跡,全都有了豐富的意義。
      
      曾經有一個至情至性的醫生作家,在此地送別他的至愛,和我一樣滴下眼淚,懷念她,書寫她。這裡不只是記憶中思念姐姐的地方,也是我與另一個偉大靈魂接軌的地方。
      
      在佳里度過了十多年的時光,每天在這裡生活,在大街小巷裡穿梭,我卻好像不曾真正認識它。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張開心裡的眼睛去接觸這片土地,不論走過多少次,都無法看清楚它的面貌。
      
      因為了解,我們才能愛得更加深刻;而想了解自己的故鄉,就必須去碰觸,去閱讀,去感受。走動踏查,可以更加認識故鄉的面貌;閱讀歷史,可以更加了解它的骨幹與血肉;但是,若想接近這塊土地最深刻的靈魂,不能沒有文學。
      
      認識一座城市,最好的導覽員就是作家。若是你也跟著作家的腳步來到府城,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有著千變萬化的姿態。跟著許丙丁的腳步,它是神靈與人群共存的魔幻寫實;跟著楊逵的腳步,它是帶著批判色彩的現實主義;跟著葉石濤的腳步,它是帶著想像翅膀的浪漫主義;跟著楊熾昌的腳步,它是比現實更現實的超現實主義。你會訝異,在這裡生活了這麼久,卻從不曾見過這樣的府城。
      
      《府城文學地圖》兩冊一共引介了沈光文、楊逵、吳新榮、陳秀喜、阿盛、蔡素芬、許丙丁、楊熾昌、葉石濤、許達然、李安等十一位作家,從他們的生平與著作中歸結成十一條文學踏查路線。他們或在臺南出生、成長,或曾在臺南定居,寫作的領域包含古典詩、散文、隨筆、新詩、小說、劇本;因此,每一條路線都是文學、生命與土地的交集。
      
      書籍的篇章依據文學地圖所在的位置,區分為「舊城區」與「大臺南區」兩冊。「舊城區」包含許丙丁、楊熾昌、葉石濤、許達然、李安的文學地圖,觸及了臺南市東區、中西區、南區、北區、安平區等地;「大臺南區」則包含沈光文、楊逵、吳新榮、陳秀喜、阿盛、蔡素芬的文學地圖,觸及的地區有新化、善化、佳里、七股、將軍、北門、新營、柳營、白河、東山。每冊的排列則以作家的出生年份為次序,由古及今,在空間的地圖之外,融入了時間變遷的軌跡。
      
      從這十一位作家身上,我們也看見了府城文學的沿革。由於以作家為線索,串連府城的文學地景,因此相同的地景可能會重複出現在不同的文學地圖上。但在不同作家筆下,同一個的地景所呈現的樣貌並不一樣。
      
      府城的偉大作家並不只這十一位。或許,本書可以是一個起點,希望未來有更多更多的文學地圖出現,讓世人看見府城更加繽紛多彩的面貌。
      
      這本書的作者群,是就讀於臺南一中一○五級科學班的三十位學生,對於文化與歷史都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琢磨。實際踏上文學之路後,才發現自己的淺薄與渺小,但這並不能阻礙追尋的意志。
      
      寫作的過程,彷彿是一趟偵探的尋尋覓覓,作家的傳記與著作是既有的線索,而在小心翼翼地探究每個細節後,拼貼出全景。我們沒有採用訪談家屬或作家本人的方法,因為想要像一個小小的崇拜者那樣,細細的握住手中僅有的片語隻字,探索著偶像的腳步,踩過他所踩過的每一寸土地。
      
      一路上,感謝諸多貴人的指引,謝謝善化區賴哲顯老師對於沈光文文學地圖的協助,謝謝新化區康文榮老師對於楊逵文學地圖的指導,謝謝過程中每一位給予協助的先進。謝謝臺南一中張添唐校長、何興中主任的鼎力支持,讓這本書得以順利完成並且出版。此外,也感謝臺南一中一○三級攝影社黃彥霖同學協助照片的拍攝,讓府城的美麗可以更生動的呈現出來。
      
      謹以這本書,獻給我們最愛的府城臺南──這塊我們學習與成長的土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krhd95086 的頭像
      pkrhd95086

      pkrhd95086的部落格

      pkrhd950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