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台灣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裡台灣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裡,放在台灣前面,似乎變得陌生而疏離,卻是這回行旅的關鍵字。
台灣各地的熱鬧或溫暖,此回,我都想經由「裡」的親密漫遊,跟大家一起分享。--劉克襄
每一個時代,都有山川風物、人文歷史的記述,供後人想像追溯彼時的風貌。多年來,劉克襄走遍大城小鎮深山野壑,如是熟悉家園,又筆耕不輟,累積出精采豐厚的《裡台灣》。
惟這不是詳實的旅行指南,更非沉迷於走訪的心情撞擊。年輕起,鳥類、植物、歷史、古道、鄉鎮、鐵道等諸多題材的潛修歷練,一一開闊劉克襄的視野,加上樂於試驗的精神,他的作品往往深具開創性,洋溢著博物學家綜觀博聞的特質,更擅長小題大作。
不論行走百年地景、小村小鎮,或是采采鄉野,他都一直在尋找一個最貼近當地的角度,烙印這片土地的銘記。賞鳥時,它是候鳥交會的驛站。倘若漫遊台南府城,那是五個圓環,以此為核心一層一層包圍,不僅蘊蓄了古都的街景美學,台南人的生活巧思也鑲嵌其中。又如流連淡水老街,則是一家麵包店、一間二手書屋,讓淡水繼續吐露憧憬。或者在東石,密密麻麻的蚵架像方形圖陣的詭異密碼,彷彿搭乘太空梭駛抵未來的某一星球國度;而當你輕咬當地的小吃蚵仔包,澎湃十足的海洋風味,又將你拉回現實,蚵田蚵海蚵屋蚵的人生盡在其中。
裡台灣,如此地道內行,彷彿攝影師按下快門,拍下一張張經典的影像。書中景點幾為普羅或知名勝地,即便訊息充斥,作者還是能發掘不同的面貌。時而溯古論今,描述地貌流動;時而博引自然,道盡風物。裡恰如漬物的甕裡乾坤,包羅作者漫遊台灣的奧義。閱讀著每一篇文章,我們彷彿神遊預覽了書中景點,摸透它們的脾性,更興起旅行實證的衝動。不論現在或將來,《裡台灣》都抓得住台灣!
作者簡介
劉克襄
習慣攤開地圖,尋找富有創意的漫遊路線,或者嘗試推翻舊有的思維,摸索出一種率性和單純的滿足。
年輕氣盛時,經常騎著野狼125馳騁四方。那時山刀、望遠鏡、相機、畫簿和筆記本之類配備,幾乎樣樣俱全。走訪之地多是本島的溼地和山林,旅行心境很接近十九世紀博物學者深入異地那般充滿探險的樂趣,崇拜的也都是這類勇於奔赴異地的人物。
得子後因孩孺的牽絆,開始探索住家附近的閒置野地。囿於一小方天地,仍有萬般發現,總是急忙記錄和繪圖,不減狂熱的心志。當孩子漸長,帶他們訪野地、溯小溪、眺大海、搭火車、逛小鎮……。旅行的視野除了自然,逐漸增添生活的氣息,晚近菜市場更是走訪鄉鎮必逛之處。
現在繼續背著背包,不停地走路,看山水風物,看台灣的內裡,也照見自己。
漫遊作品:少年綠皮書、北台灣漫遊、11元的鐵道旅行、男人的菜市場。
劉克襄部落格blog.chinatimes.com/aves
目錄
序
百年地景
高雄只有一座柴山
永遠的台南府城
阿里山花事掠影
紅茶照明潭
站在台中最高點
流浪之外的淡水
還好,還有陽明山
不一樣的太魯閣
三角形的花蓮
知本重遊
小鎮流光
迷路的墾丁大街
35路的旗津半島
南鯤鯓對面的小漁村
意麵、蜂炮之外的鹽水
東石的青蚵生息
別在集集下車
台灣第一鎮,員林
和犁頭店一起老去
內灣的美麗與哀愁
走路到九份
平溪線的緩慢
采采一方
不存在般的小琉球
回到過往的左營溼地
北港火車回來時
偏遠的大城
桃米生態村
桐花下的挑炭古道
朝陽漁港的下午
七星潭的太平洋
小站旁的五味屋
遇見美好的池上小鎮
走過阿朗壹古道
序
序
從年輕時,每個年代都會繞行台灣二三回。
從早期的觀鳥、舊路探查,中期的步道、老街漫遊,以迄上個年代的鐵道、菜市行腳。我好奇地透過各種面向,接觸這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家園。
熟悉因有半甲子的旅行經驗,陌生則因它繼續快速變遷。百年地景在變,悠邈小鎮也在流轉,更遑論一些新興的聚落。
晚近,自己又如何觀看這一長時生活的地方呢?
前些時,在南部鄉下,走訪一家醃漬工廠。過去生活物質匱乏,老祖宗珍惜資源,研發了漬物的方法,將各種蔬果醃製出特殊風味,也延長了食用期限。我的眼前擺著琳琅滿目、五顏六色的漬物。或許是接近夏日吧,我的焦點專注於醬瓜、蔭瓜和西瓜綿等瓜類的處理。
在老闆熱情引薦下,打開一罐封藏多時的老甕,嗅聞這一小小空間。幽暗的甕中,瓜身半浮,散發濃郁氣味。那豈只是美好芳香,似乎還有深奧的生活提示。
霎時,我亦隱隱感覺,旅行一如醃漬的甕裡乾坤。隨著時日的緩慢流轉,食材在甕裡逐漸脫水、發酵,歷經微生物的轉化,最終醞釀出獨特的風味。看著老甕漆黑無限的裡面,我無從敘述那難以洞澈的美好。好像只那一個「裡」,即足以說明一切。
裡,蘊蓄著微妙的變化。生活的歷練有如各種微生物,時常在旅行中撞擊出火花。
裡,有一種內斂、沉澱,提示我,應該長時多回的觀看,新的風景才會孕育而生。
裡,是安於在地體驗。只要找到允當的觀察角度,多樣的情境都能發掘。
裡,可以和現今蔚成風潮的輕、慢、小,更進一步對話,激盪更多生活的趣味。
裡,不討喜,不華麗,更非主角詞彙,卻是行旅的關鍵字,近乎親密之意。
《裡台灣》一書,我如是開端。輯分為三,百年地景為起頭,接續是小鎮流光,最後由采采一方壓軸。三個篇章的城鄉、郊野,多半是讀者熟稔之處,縱使未去過,想必也都有所耳聞。
台灣有三個緯度的距離。大洋大陸的交會,加上高大山巒的多重交錯,這座島嶼精采地把溫帶和熱帶的元素摻雜一處,從容地演繹生物多樣性。不只動植物繽紛,人文風物一樣龐雜。翻座山,涉條溪,緊鄰的村鎮即截然不同。
在台灣旅行,從不會生膩、乏味。不必擔心保存期限,更不會過期。這等一村鎮一特色的多樣,縱然足不出島,因為「裡」的醞釀,總會呈現繁複迷人的風貌。
我學習從生態旅遊的視野關照,以此老甕之裡,百般旅來遊去。台灣各小鎮小城的沒落、掙扎,或者它們的熱鬧、溫暖,此回,我都想經由「裡」的親密漫遊,跟大家一起分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0549
- 叢書系列:劉克襄.漫遊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